在中文社區中,豆瓣是怎麼樣的存在?- IC實驗室出品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8 апр 2025
- 這期視頻文案是我向晚點團隊要的授權。因為之前講過兩期社區了,所以一直想單獨挑一個社區聊一聊,於是就有了這期節目。
我也算在各大社區混跡多年,社區用戶互相瞧不上的故事,真的看了太多了。如今提到b站就小學生,提到知乎就裝逼編故事,提到豆瓣就小資,提到虎撲就惡臭……都是刻板印象。實際上,各大社區都只能展現我們社會小小的一面,中國這麽大,本來就是多樣化的,沒有哪個社區用戶比另一個社區用戶高貴,我們選擇自己喜歡的,合適的就好。
感謝【晚點LastPost】的授權
原文:阿北不是老板,豆瓣不是公司
作者:姚胤米
編輯:宋瑋
原文鏈接:mp.weixin.qq.c...
感謝:虎嗅內容平臺主管 王子中 提供大力支持~
------------------------------------------------------------------------------
視頻推薦:
中國Instagram抄襲史:抄都抄不會
• 中國Instagram抄襲史:抄都抄不會 -...
中文社區出圈進化論:為什麽所有的社區都在想「出圈」?
bit.ly/2yBpZcj
2020視頻戰爭:抖音快手終極流量爭奪對決,B站或是唯一破局者?
• 2020視頻戰爭:抖音快手終極流量爭奪對決,...
------------------------------------------------------------------------------
最有趣的互聯網商業觀察,最實用的消費市場洞見。
這裏是IC實驗室,點擊下方訂閱 ↓↓
bit.ly/2Sq5w1d
微博/B站/微信公眾號全網同名
@IC實驗室 歡迎來撩
------------------------------------------------------------------------------
#IC實驗室 #IC实验室 #經濟 #中國 #消费 #商业 #财经 #消費 #商業 #財經 #经济 #豆瓣 #豆瓣app #阿北 #社區 Наука
像豆瓣这样,能和资本有一些距离的公司,真的是不容易。
07年一个同学推荐我用豆瓣,当时我没用,后来几年后才用。想来都后悔。
现在仅仅在豆瓣上看看自己几年前看电影的记录,影评,都觉得满是回忆,
阿北少了他的腰包,但却保护了一大批热爱文艺的人,这样的企业家全世界能有多少呢?
嗯,对,投资人的钱都是大风刮来的,不用对他们负责
@@rsfa5395 你真是脑残
@@socrates5573 就你这说话的样子,还真不配用豆瓣来装逼
@@socrates5573 就你这说话的样子,还真不配用豆瓣来装逼
Socrates 👎🏻👎🏻👎🏻👎🏻👎🏻👎🏻👎🏻👎🏻
我觉得豆瓣小组给我的感觉就是“你是一个人,但是有的时候,你不止一个人。”
用了这么多年的豆瓣,给我的感觉就是真实,真实存在的人,真实存在的事,没有浮夸,没有卖惨,就像小时候的邻里乡亲,有事没事串串门,唠唠嗑,听听故事。这是微博、知乎和贴吧等其他所不能具备的气质,包罗世间百态的气质。
抵制流量入侵做的最好的当属豆瓣。
没用过豆瓣,我挺想知道用豆瓣的人里粉红的比例有多少?还是说不同的用户群比例不一样呢,反正微博上真的是恶臭粉红比比皆是。不知道豆瓣会不会好点
@@豆子-k2e 粉红是主流平台最少的了
@@豆子-k2e 知乎,微博,放在四五年前我还算爱看,现在进去一看一片恶臭,不堪入目
@@豆子-k2e 弃用微博很久了,从未后悔。知乎现在干货越来越少,越来越微博化了,考虑弃用中。
虽然我大多只是用豆瓣来看电影、图书、游戏评分,但不得不感谢豆瓣为了节省了大量筛选的时间,选到了优秀的 文化产品,这一点上,豆瓣无可替代!
作为豆瓣十几年的老用户,我非常感恩豆瓣
豆瓣在这个时代是真成了我的精神角落了,5年以来越来越依靠它。
我出国后才开始用豆瓣,到现在也八年了。这八年陆陆续续地加入又退出了很多社区,但只有豆瓣是一直坚持每天必打开的网页。我不是文艺青年,但豆瓣对于我就是陪伴我度过最孤独时光的家。
豆瓣在抵抗流量入侵方面比知乎要做的好的多!目前的知乎简直就是广告和弱智的聚集地了。另外说的一点我认为比较符合就是努力让不同类的人不相互“污染”。这其实是豆瓣的最大价值,但是也是因为这个导致了豆瓣相对用户的“入门”成本过高,不利于规模及话题聚焦。
同意,知乎推荐的都是男欢女爱的事情,好无趣呀...
不是说主题无趣而是回答都差不多,没什么真实的大科普文。
而且还有一堆广告和营销号...烦死我
现在的知乎真的是一片弱智
????你看看豆瓣鹅组?
當所以東西都被放上同一個賽道時,就只會出現少數的成功者及大量的失敗者,而成功者也趨於同質化
忽然有种热泪盈眶的感动,想起了十年前我半夜一点半看完电影,读着豆瓣影评的心潮澎湃…谢谢小北
館長 你這部視頻在片尾附上使用過的資料和畫面來源 是我看過最尊重版權的行為 謝謝你
其實應該是問過了, 答允了才是尊重?
@@what_if_I_were_wrong 當然能這樣做是最好的。但假設你視頻用了100個素材,從現實上很難等那100位原作者回覆,所以如果後面有列出來就已經算很好的惹
有附上來源就是最好的方法了 跟寫學術論文一樣 一定要附上借鑒和出處
@@kenchen4779 如果是這樣的話, 別人把這頻道的影片搬去別地賺錢, 再在片尾附上原處, 這樣如何?
@@what_if_I_were_wrong 以你上述的內容,我假設是100%的把其他作者影片複製到其他平台上傳並營利,如果是這樣的話根據台灣的著作權法基本上是毫無疑問的侵權。我猜你的重點是不是認為如果我附上出處就可以隨便取用別人的著作來用了? 當然不是。 你取用的目的和你使用的手法都會影響是否侵權的判定。 以現在這部片來說好了,作者取用影視片段僅是為了要輔助她講豆瓣這個議題的視覺感受而已,並沒有對於片段本身做核心價值的侵犯。另一個相反的例子是古阿莫。stli.iii.org.tw/article-detail.aspx?tp=3&i=89&d=7121&no=66 你可以參考一下這篇文章
豆瓣总是安安静静地摆放在手机的不常用的小格子里,不怕缺少存在感,偶尔拜访一下就很自然。然而最近越来越喜欢逛豆瓣了,之前看书评影评,现在越发对小组感兴趣。它是独特的,有其他的产品里面没有的东西
我在国外飘荡,辗转了好几个地方,过去来往的人也都因为地域相隔和心态不怎么来往了,只有豆瓣陪伴我,今天才知道,原来这份陪伴如此不易,像我这样的人感到不孤单是靠着别人的坚持
豆瓣确实是挺奇特的存在, 做内容, 不变现但是人家有流量啊
这是不是有麝自然香呢?
Content is king
有骨氣很理性很棒👍的豆瓣,應該長久支持。
感謝IC實驗室團隊的分享👍
只把豆瓣当作影评网站,虽然有些水但也是国内最不水的了,跟什么百度腾讯比简直天上地下。
在一个周六的上午,看到这个视频眼睛湿润了,听到最后一段评论,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控制不住的大哭。在豆瓣这样一个角落,没有赚钱和消费,是爱好的书和影音,偶尔翻下以前的评论,是满满的回忆和感动
豆瓣成功地阻止了自己每一次的商业成功
“但是他们要符合阿北想要的样子”,我挺欣赏这样的态度的,特别是要做一个网络公众平台。用了豆瓣12年,至今页面还是像从前,这是一种很难以言喻的舒适感。十几年前有过不爽豆瓣界面不能更个性化的时候,现在却真心希望它永远也不要做大改变。
看哭了
豆瓣是我的精神角落
豆瓣,理想主义者的最后阵地
你是说那些上来就月抛的吗?
豆瓣 是唯一让我看得顺眼的国内网站 哈哈
知乎都看不上啊?
@@utopian5411 综合 ux 视觉也加上,知乎 ux 和视觉上比豆瓣稍微差
@@utopian5411 你看看幾年的知乎,再看看現在的知乎,就知道為什麼會被看不上了
Utopian 广告很low
@@kentaowoo7392 很久没看了呀。。。
u1s1, 豆瓣里有好多影评分析的真是到位啊, 像论文一样...
感觉豆瓣现在是为数不多的说真话的平台
现在看电影的习惯是看完一部还不错的电影后,就去看看豆瓣的影评。 用了这么多年的豆瓣,原来有这么一个理想的老板啊,挺好的。
看完这期望有一种强烈的软文感觉。而且还是那种被人看不起了的软文。我本身并不抗拒软文,而且对豆瓣也是正面态度,但是这篇文章/视频确实让我不舒服。
不管愿不愿意承认,豆瓣做到现在这个规模都是一家纯粹的商业公司,而且能在残酷的中国互联网领域活着挺到现在,自己的商业逻辑一定是非常清晰理性的。这种妄图把商业行为和资本人格化,用资本家个人的性格优缺点描述公司的行为本身就是对豆瓣和商业的侮辱。而且在我看来这要么是一种幼稚的话术,要么就是看不起我的基本知识储备的行为。
而且这篇只是避重就轻地粗略谈了一下豆瓣的发展过程,完全担不起标题里说的 分析豆瓣在中文互联网社区中地位。
非常精彩啊, 老兄! 语言简练逻辑清晰.
Much better than all other comments and the video.
I think you shall do one yourself. o/w will be such a waste. Let me know.
这个频道本来就是营销号
@@laruku200 谢谢告知, 很失望
切中时弊, super!
哈哈,现在的豆瓣主流用户,就是会相信这种叙事逻辑的水平啊哈哈
05年开始的时候,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年轻人,才会经常上网。有一定的知识水平,而且是年轻人。需要豆瓣这样一个比较文艺的社区来交流。于是豆瓣成功了。
大约12年那会,我就预测,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特别是平价智能手机。而且wifi越来越普及,流量也越来越便宜,网速也越来越快。那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年龄从10岁到60岁,学历从小学到博士,可以随时随地开始上网。那么低俗的短视频,必将占领市场。
我那会课外在餐厅兼职打工,那帮后厨就爱刷内涵段子,我也下载了一个,也迷恋过一阵子,远远超过上豆瓣。
只可惜,那会我只知道打dota和踢球,不知道去好好上班赚钱。错过风口。
王能杰 我那么多刀友,注册豆瓣的就我一个😆
08年开始用豆瓣,简直自己一半的人生和成长经历都记录在了豆瓣上了。如果这个网站没有了感觉就像人生都空了一半。真的很棒的网站。
哈哈哈,做好备份,别哪天被强行清空了账号又感觉就像人生都空了一半
选择一直语言开发一个产品, 一般是基于本身团体以及产品特性.
把Python的选择是一种豆瓣对小众的坚持,我觉得是过于赞美了.
比python小而美的语言多得是. 比Python 高效的语言也多得是.
但是Python简单易学是其中很大原因吧
说的太好了! 豆瓣就像我们每个人心中的一方土地, 不长粮食, 只长花. 虽然小, 但希望他永远的在每个人的心中.
豆辦是難得可以討論 中譯 外文小說版本的平台
阿北太有文化,包容性太强,这是创始人的气质和资历决定的
我对豆瓣的感觉 就是看电影先看下豆瓣评分 不错就看 差就不浪费时间
#metoo
还有影评,有很多不同的视角,很喜欢
豆瓣的书评和影评都很精彩。
imdb的评分比较客观,豆瓣的评分都虚高
精神的隔空击掌,说得好!
07年注册的豆瓣,那时候还在读高中,因为喜欢独立音乐,在豆瓣上认识了非常多有同样爱好的朋友,一起交流思想,一起去livehouse和音乐节。后来自己也成为了音乐人,豆瓣也是国内互联网上最早提供给普通人创建自己音乐人页面和上传自己作品的平台,给了我和一众音乐人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youtube上很火的新裤子,马思唯,C-block等等都为豆瓣音乐添过砖瓦。但随着时间流逝,大家也肉眼可见的看到了豆瓣的分化,音乐,电影,流失了许多用户,音乐人圈子认识的朋友都去了虾米,网易云,豆瓣意识到危机过,还用点播量返现来挽回用户,只可惜为时已晚,到现在还不能像虾米网易云那样分享音乐作品到朋友圈。音乐板块发展如此,其他可见一斑。 但我还是爱豆瓣,我也不会能走,豆瓣打分权重高,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我留下足迹。
高中的时候 周末回家 打开豆瓣电台听一天~ 从那边听到了很多很好的小众音乐 感谢豆瓣
感谢博主让我了解豆瓣,相见恨晚
难得评论,但是这期真的给豆瓣圈粉了
豆瓣在其強大的小組/電影書等欄目框架下,大v的流量與個人品牌差異性比其他網站小,因此保持了豆瓣的溫潤感與低競爭感
能在中国的这个市场做成这样,豆瓣真是有匠心和节操
我尽管从来没有用过豆瓣,但是听了up主的分析,我立刻去下了下来。
app一打开,对于设备权限的要求以及说明的显示,就让我发现了不同。
我应该会喜欢上这个app的
哈哈,这视频简直把豆瓣当神了,其实豆瓣就是一个简单的社区平台,类似早期的天涯论坛之类的东西。影评完全对标IMDb,兴趣小组更是没有太多讲的。豆瓣的商业模式存在问题,如果它作为一个经济体必须考虑收入,哪怕更多的人愿意投资,都是寻求未来收入的,你可以不做广告,但是必须有商品。如果未来豆瓣需要活下去,付费会员恐怕是唯一模式,给文青一个空间,总得让文青付点暖气费、茶水钱吧。
雖然是一年後才看到這部作品,但會讓我想去嘗試這個系統。也許,一個有夢想、有堅持、卻僅有限商業化的地方,正是中國最需要的那塊園地。
借用五月天的那首歌,豆瓣,一個心中尚未崩壞的地方。
当年还在念高中时,语文月考题,一个科技阅读还考到了阿北和豆瓣。11年就申请了豆瓣,现在的豆瓣和以前差别太大了,有些小组已经让豆瓣臭了,但也有不错的小组。上网冲浪十多年,从天涯、人人到QQ空间、贴吧,随后就是微博、豆瓣和知乎,中文社区变得太快了。
哈哈,除了天涯和QQ空间没怎么用过,剩下的都当过重度用户,也都在它们堕落后说byebye了
謝謝豆瓣我的青春已離不開了❤
你影片做的解說的很好!
文案不错,感觉在物欲横流,精神贫瘠的世界里,还有一股清流,不愿汇入滚滚商业洪流。有人可能会说假清高,但是坚持了这么久,我想说这是真B格。
我自己是把豆瓣当imdb用,不过听起来像reddit
reddit是贴吧吧
可惜的是豆瓣水准越来越差了,只有imdb还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哈哈,我一直以为豆瓣是对标imdb的,是我眼界太窄了
那不就成了IMDb2了嗎?😂
@@easyweedsjoneslee 两边网友的评分标准还是有差异的,豆瓣的评分更适合我
这期做的真不错。其实最近豆瓣又火起来了,除了前两年的豆瓣电影,现在的豆瓣鹅组,小象八卦都是饭圈女孩们的吃瓜基地,每天的活跃度真的很高。还有豆瓣租房,恋爱小组
确实很活跃,之前天天八卦徐大骚诈捐,后面还拉动很多网友一起黑。结果到了最后,B站官方为徐大骚证明,把八组里面这些精致姑娘或者娘炮的脸打的啪啪响。
总是要有一个这样的地方嘛。感恩。
除了微信,我只用豆瓣。微博啥的全删了早不用了。
我也是,微信还只负责跟国内朋友家人联系,朋友圈我都不怎么用了
除了从google搜索出来的内容中打开豆瓣,从来没有主动打开过
从你的评论看出除了微信和豆瓣,你还有用油管。
微博不是一个新闻客户端吗~???~?
@@lkklkk1358 估计对APP移动应用和网页有一定的误解吧??不过我也不太相信楼主支付宝也不用。
以前覺得知乎還很有希望的,但現在真的只剩下豆瓣不會一打開就聞到錢的味道了~
大概06 07年开始用豆瓣吧 后来08年出国了就开始混reddit了 19年因为偶然机会在国内呆了几个月 不惊讶的发现冷笑话小组已经不存在了 惊讶的发现豆瓣其实没有多大变化 在乌烟瘴气 当年全国沉寂在70年大庆的气氛中 好多人说的是正常话 我特别佩服那个网站
可惜在国外访问挺麻烦的
带我真正接触到好听的音乐的就是豆瓣FM,感谢豆瓣
(然后fm就下线了
@@ky8920 没有下线
@@dexterque豆瓣fm 17年关停 19年才重开的
豆瓣 對我最重要的,就是我至今最愛的影集「律師本色」(the practice),裡面有的KW小組翻譯了前三季!!
看完更爱豆瓣了 很是浪漫
豆瓣前员工,刷到这条视频,看标题还在想会不会是大篇幅的吐槽,犹豫了一下还是点进来。豆瓣不仅社区,工作环境也很乌托邦,好怀念。
如何烏托邦?
阿北太伟大了
不行!看你视频会中毒😝😝,妈呀每一条都这么直击我心,我看你视频根本停不下来😳怎么办……
可是现实是豆瓣很多小组确实整天在谈很多现实的东西,尤其是追星的小组里面也有许多充满戾气的帖子和引战。
那肯定的,用户越多越低龄,内容质量越低。可是不是所有的小组都在追星引战。而且完全不用小组功能也可以玩豆瓣,我多年豆龄从不进小组。你想玩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
看看微博吧,你会怀疑现在的小孩子戾气和引战是常态了
这难道不是一种启迪?豆瓣放弃了那么多的扩大规模的机会 但是一直坚持到现在居然还没有倒闭 那证明足够独特足够功能的克制足够的简洁就能够生存下来了
豆瓣十一年的用户路过,豆瓣其实跟我刚注册的那时候已经不太一样了,十一年的时间里大部分时间只使用豆瓣电影功能,至今还在记录生活里书影音
以前的日记(博客)相册有很多优秀的内容,我觉得和现在时代也有密切关系,以前是物质和文化很匮乏的时代,远远跟不上人的需要,尤其是国外的文化,身边人大部分都不了解也不感兴趣,所以就在网上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而现在信息爆炸,啥都很多也不缺,出国的人更是很多很多,时代不一样了,也没信息壁垒了
豆瓣挺好的,就像一颗静静生长的树,看着这些年周围楼起了,楼又塌了……他还迎着风,站在那里
豆瓣坚守住初心才有实质价值。
我一般只看豆瓣评分 原来还有借鉴意义,但现在水分也不少。
不过 在这个 浮躁的互联网里 能有这么一个也挺好,就是太少了。
国内应该要有 特立独行的 网站 也要有很多 共享网站,这也是为啥 就算用Google翻译也要 在外网玩的原因。
国内的 共享信息越来越少了 看个图片 找个素材都要花钱,但这些个都是墙外的免费的,
很多评论 知识 国内的充斥着金钱的味道 没有一个独立的尊严的味道。
咱们内地的互联网 就一个特点 方便 不是语言上的方便 是内容上的方便 但这种方便的代价就是 不够权威(一般都是软文,很少有用户自己写的感受的),
以及共享内容的消失(不反对付费,但吃相太难看)。
多一点这样的公司,对于这个功利的社会,是一件好事
2020年的豆瓣不是15年的豆瓣,也不是13年的豆瓣,还不是10年的豆瓣,更不是08年我第一次接触时的豆瓣
只是经过了这么多年,我和豆瓣一样,感觉自己成为了时代的看客,逐渐成为了世代中最“怀旧”的那一批
不知道我们最终会不会成为被“抛弃”的那一批,无论是时代还是豆瓣
讲的太棒了👏
豆瓣的界面很好看
奇怪 這麼優秀的作品 按讚數怎麼這麼少?
我是台灣人,豆瓣我一直以為是像IMDB一樣的影評網站,看了這部片才知道原來豆瓣那麼豐富!
好奇那電影影評部分占豆瓣多少比例呀?
希望有些平台永远是我们的精神净土。记得8年前看知乎的时候好喜欢,现在广告实在太多了,唉……
能坚持这么多年留着豆瓣。。。之前的社区中间有过一次较大的修改有点不适应;遇上新电影的时候总会来豆瓣看看评价;豆瓣的界面一直都很清新,它用了我最喜欢的绿色。
豆瓣是一个神奇的存在,就拿我最喜欢的豆瓣阅读来说,大多数小说app,不是穿越就是修仙,各种yy,可是豆瓣阅读一直坚持走纯文学写实路线,非常小众。
商業化程度的差異。人都是為了活著而吸著名為快樂的精神糧食,只是表現在滿足自我的型態上差異,不然就會活不下去。
我的观影指南,imdb不大符合中式审美,国内其余平台评分都是闹着玩的,虽然豆瓣也有水军刷分,但平台在努力的杜绝这种现象。基本上10万人以上评价过的片子分数都算客观。
什么是中式审美?
@@owenpang4177 比如我觉得寄生虫没优秀到拿奥斯卡,西方人过誉了。
没有豆瓣我的灵魂无处安放
真心Respect。如果不考虑钱,豆瓣是我最想去的公司。
里面最棒的就是小组 很有趣
up主越来越红了哦😂😂,知识性节目
说的好感动,决定去下载个。
之前我在豆瓣上搜了一下离职找工作的话题。然后每天豆瓣都有那种离职后怎么怎么好的文章置顶,挺可怕的。然后我就卸载了豆瓣,专门下载豆瓣电影,就是找电影时候用的
10年那时候豆瓣小组太棒了
赞赞赞赞!!!上豆瓣十三年,直到现在打开电脑的第一件事还是打开豆瓣,就像当年必须开个qq一样,虽然现在主要功能是用来标记影音,但是这个习惯还是改不掉,也不想改(⌒o⌒)
我很喜欢豆瓣啊,陪伴我的青春。精神角落。没事儿就上去发发牢骚,反正没人认识。挺好的。上豆瓣商城买点东西支持一下。
豆瓣承载了我的青春
豆瓣是我唯一喜欢的国内网络平台。如果有幸中个大乐透, 我会找阿北把钱投给他, 让他保护好这个淡然倔强的豆瓣。
最早因为极简,小清新入坑豆瓣,后来经不住外界的诱惑离开许久,可是有了一定的年纪才发现,豆瓣才是自己最终的归属。加油豆瓣~
感慨,多年豆瓣用户。现在的豆瓣已经被拼多多的广告刷屏了。但是很多人还是舍不得离开
最早开始玩的是贴吧天涯,不过慢慢的都不去了,只有豆瓣十几年没什么变化,却一直吸引着我
豆瓣是中文社区最后的尊严。
这是最后一个比较干净的社交软件
那为什么我近期每天打开豆瓣app,拼多多广告总是跳出来,哪怕选叉叉,还是进入了拼多多的广告内
因為有人在恰飯
毕竟公司需要广告费运营。
目前对我来说就是一个记录看过什么电影,读过什么书的地方。但是记录的时间长了,才发这里还有生活的轨迹。
我说豆瓣才是中国的facebook,原来有阿北这样的老板,赞一个! 2007年老用户
这么说的话豆瓣很像是早年的Reddit啊,也是不怎么以盈利为目的,内容也是志趣相投的人之间相互传播。再看回来现在Reddit商业化之后那种乌烟瘴气。。。豆瓣还是走阿北的方式好
其实豆瓣就是给大众聊聊业余爱好的bbs,想要有深度的内容基本没戏。不过国内现状大部分这类圈子都处于初级阶段没办法。
飯圈化讓豆瓣裡某些明星團體小組髒得不行,太可怕了。但是生活化的小組都特別好!
豆瓣是一个优秀互联网产品该有的样子!
做我的精神情人,不要被爱,只想爱!
你从来都是一百分,但这个世界很多都是由六七十分的东西拼凑起来的。感受到了深深的优越感…
建議up主說一期知乎?
感动。
我愛豆瓣 最真實的影評